Skip to content

idea

  • record some meaningful ideas!

core idea

  • 向内求,莫向外取!
  • 知行合一!
  • 内核稳定,心态,心态好才是真的好!
  • 真正的强者,允许一切发生!(上善若水,顺势而为)
  • 最重要的事: 保持健康保持快乐

  • 温和,松弛感!
  • 敏捷开发和瀑布流开发!
  • 人情世故,人情社会!
  • 做加法,还是做减法!
  • 长期主义,活在当下!

content

程序员的护城河是什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4014261/answer/3179844243;

职场中有很多trick,或多说少都会发挥一些作用,比如把代码写的只有自己能看懂;项目里加点小bug只有自己能解决;面向领导编程;面向工资编程;面向简历编程;跟对人,会挑业务,会甩锅等等。这些职场潜规则你不能说它不存在,但你说它们是程序员的护城河,还是有点剑走偏门的感觉。神雕侠侣里说得好啊,“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花拳绣腿的功夫咱们知道一点没坏处,但你能不能在职场上走的更远还是得拼拼内力才行。那什么才是程序员的护城河呢?按照惯例还是先把观点抛出来:

程序员的护城河有三个关键要素,重要程度分先后:

  1. 稳定的内核,优秀的核心素质,以及在此之上协调自己人生的能力
  2. 具备行业专家的“直觉”,和通过这些直觉更快更好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程序员扎实的基本功

因为越到上面要求越高,越难实现,所以咱们就从下往上讲。

程序员扎实的基本功:

一个IT企业招人,会倾向于招科班出身的程序员,倒不是说有什么职场歧视,是因为科班出身的人经过比较严格的编程训练,代码规范和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认识更为全面。比如你是一个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训练一个模型的时候特别慢,得想想解决办法。如果是半途转行过来的程序员,可能就调调参数,改改训练步长,epoch数量等等。那一个全面学习过原理,网络原理的程序员,除了上面的调参工作,可能还会去查查training ps是不是掉分片了,是不是不同分片的通信出问题了,是不是有单节点拖慢训练速度了等等,就有可能找到更根本的问题。找到并解决根本问题了,你当然会在职场中积攒更多的信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就有可能慢慢脱颖而出了。

这个问题的反例是一些靠运气升职非常快但基本功缺失的程序员。很容易演变成一群心虚且焦躁,喜欢指挥但说不到点子上的tech lead或manager,我相信你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样的领导。看似他们得到了一些职位或者金钱上的奖励,但长期来看倒是得不偿失,一是自己内心比较焦虑,这本身就是一种惩罚,二来也比较容易在公司的动荡中被淘汰,遭受实际损失。

所以如果你刚毕业,参加工作在三年之内的话,其实没什么好想的,先把作为程序员的基本功练好,这不仅是隔开你跟其他初学者的护城河,更是为日后你的发展扫清障碍。

具备行业专家的“直觉”,和通过这些直觉更快更好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同行通过学校和工作几年的经验积累,其实是能建立好“基本功”的护城河的。大家也不要妄自菲薄的说这个没用,它当然是有用的,它基本保证了你不会丢工作,即使被当前公司裁员,只要基本功扎实,是肯定能找到其他公司的。但是,这条护城河不会保证你一直处在一个高收入的状态,更不会让你的职业生涯一直向上走。

那下一条更宽的护城河就有点玄妙了,可以叫做行业专家的“直觉”。这条护城河也是把你跟AI区分开,让你具备不可替代性的护城河。你估计会说我说的太扯了,还“直觉”,这应该出现在程序员的概念里吗?但大家一定可以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越被well defined的问题,就越不需要人来参与,当一个问题被完全清晰定义出来之后,离自动化解决就不远了,既然可以自动化解决了,那自然不需要程序员的持续参与。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人的优势,用你积攒起来的行业经验建立起这样的直觉,并基于这些直觉去解决那些模糊的,不确定性高的任务,这才是所谓行业专家的护城河。

空口无凭,光说直觉这么玄幻的词估计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还举个实际例子吧,比如说现在让你去解决一个推荐系统中的冷启动的问题,目标是要加速用户反馈的收集和新物品通过冷启动阶段的速度,通过提升冷启动效果达到提升整体推荐效果的目的。

这个时候判断系统的最薄弱点和解决方案的选型就非常重要了。比如我可以快速列出10个解决这个问题的点:

  1. 提升数据流实时性,解决收集用户反馈的实时性差的问题
  2. 提升特征实时性,解决用户反馈没有及时更新线上特征,影响推荐结果实时性的问题
  3. 提升模型实时性,模型学习更新速度太慢,没法准实时地学到新物品和用户的交互行为
  4. 加入新物品冷启动召回路,解决无法快速召回新物品的问题
  5. 在重排阶段建立冷启动策略,提升冷启动物品排序
  6. 通过exploration- exploitation来改善推荐系统的探索效率,其中包括三个子方法
  7. 子方法一,简单探索策略,包括egreedy,UCB,Thompson sampling
  8. 子方法二,简单模型,linUCB
  9. 子方法三,与深度学习模型结合的探索策略,或者强化学习策略
  10. 利用active learning的方法挑选物品,找到那些对模型潜在收益最大的新物品优先尝试

面对这10个解决方案,这个时候你的直觉就必须发挥作用了,你必须拍到底先尝试哪个,后尝试哪个,哪个投入少收益大,哪个可能带领项目组顺利达成目标。真正有护城河的行业专家们往往会一击必杀,找到哪个最关键的问题,让自己和团队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在这个阶段,编程往往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知识储备丰富,敢于做判断,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最重要的。至于怎么培养这种直觉,其实也是有方法的,只不过这里不能讲,讲了我就没护城河了啊。。😛 有空再开一篇文章跟大家讨论讨论这个问题吧,这里肯定篇幅不够了。

稳定的内核,优秀的核心素质,以及在此之上协调自己人生的能力

有了上面两条护城河,我敢打保票你不会遭遇所谓的35岁危机。因为没有一家公司舍得去把能真正解决高不确定性问题的员工裁掉。如果我们再沿着这条走往深走一走,其实就会跳脱到职场之外,触及一些涉及人生哲学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并不遥远,而且异常重要。因为我发现很多程序员有如此多的疑惑,焦虑,恰恰是无法搞清楚这些问题。更清晰一点地阐述应该是,如何建立我们人生的护城河,让这条护城河降维保护我们的职业生涯。

在工作中,我会跟很多同事聊天,包括我的上级,下属,合作团队,其他公司的同行,在校找我咨询的同学等等。发展的好的同事也许个性不同,但有几点核心素质是非常一致的:

  1. 不管面对谁,勇敢不怯场
  2. 敢于拥抱不确定性
  3. 独立思考,思路清晰有逻辑

具体例子不多举了,你可以回忆回忆身边你比较佩服的人,是不是确实具备这三项核心素质。不仅是我们身边的人,我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人物传记,看知名人物访谈的人。这些人思想之坚定,眼光之独到确实很令人佩服,毫无疑问,他们同样有这样的核心素质。

但这些核心素质当然不是凭空出现的。他们必须要求我们有一个稳定的内核才能支撑起这些核心素质。我们可以尝试问自己几个问题,来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内核稳定的人:

  1. 跟我同一级的同学现在职级比我高两级
  2. 比我小的同事比我早买房子,还比我买的大多了
  3. 没我努力的同行就是因为运气好,赶上一个好公司,都财富自由了

如果你面对这些问题觉得不公平,不淡定,那就说明你是一个内核不稳定的人。在这样的内核之上,你的各种表现就很容易失真,就很容易在压力下进一步进退失据。比如说,你看到同事买房早,房子大,就借钱凑首付,顶格贷款,买了一样大的房子。这就会产生一个结果,就是你无法承担任何工作中的风险,在之后的工作中你就会异常小心翼翼,无法承担任何不确定性,不敢承担高风险的项目,显然,这不是我们所说的应有的核心素质护城河。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说有几段话说的很好,对于人的幸福快乐而言,主体比客体重要的多。如果这个人的精神能力相当有限,那么,来自外在的一切努力,别人或者运气所能为他做的一切,都无法让他超越只能领略平庸无奇,半动物性的快乐的范围。我们的幸福是多么的取决于我们自身,即取决于我们的个性,但我们通常只是考虑运气,只是考虑所拥有的财产,或者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

我们得收一下了,要不然得扯到尼采、马克思去了。回到咱们职场发展上来,稳定的内核,优秀的素质应该是你要追求的最宽的护城河,那些看似明确的目标,比如职级、收入、反而是这些核心能力的间接结果。但你去直接追求后者,甚至无时无刻不在与人比较的时候,反而更慢得到它;当你聚焦在自身核心素质的时候,却又加快了得到他们的速度。这样的现象其实无处不在。如果与此同时,你再能灵活运用一些职场的trick,那可以说是内功加招式并重,升职加薪肯定是早晚的事情了。

职场经验

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那就不要说。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就好好看业务!一定要合群,近交远攻。切勿交浅言深!沟通至上能力大于态度

  • https://www.xiaohongshu.com/explore/65bd15c60000000002013689
  • 提辞职不走,是大忌
  • 同情领导是不幸的开始
  • 公司里只有同事没有朋友,你今天讲的心里话,明天就是公司里的笑话
  • 工作中对待时间节点要敏感,尽量在时间点前一天或者前半天提交
  • 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不要插手,好心会被有些人拿出来做文章
  • 不要轻易帮忙,最忌讳主动帮忙
  • 刚进新公司或者新部门的时候,少发表言论,干好自己的事情
  • 态度端正,不要被网上那些整顿职场、摸鱼段子洗脑了
  • 如果能力还不错,要懂得收一点锋芒,谦和一点。也不要看不起那些能力不足的领导、同级或者下属,你永远不知道别人是什么背景。有些时候,背景带来的资本利益,比你能力强、埋头苦干的成效要重要得多
  • 不要对公司有感情,不要对同事有感情,因为公司或者同事分分钟会给你很现实的骨感,还带着刺
  • 不会的别张口就问,先查一查,再梳理成问题清单,愚蠢地提问最降分
  • 不要盲目自信自我感动,哪怕熬夜做完也有可能一文不值,别玻璃心,改了就完了
  • 工作或者文件都要检查一下,低级错误太败人品
  • 别太老实好说话,让你干啥就干啥,不然以后累的活都是你的,错也是你的
  • 不要越级汇报
  • 刚到公司半年,不要开太好的车去上班
  • 模仿老板的思路老板的说话方式,就能与老板和谐相处
  • 老好人=软柿子,谁都会来捏,所以不要当老好人
  • 千万不要说自己干完了,没事儿了之类的话,你说了,是你的活不是你的活领导都会给你,久而久之,不是你的工作也会变成你的工作
  • 工作本身就是在投资自己,而不是为了老板的一句赞美或者认同,过程中自己有所成长和收获最重要

  • https://www.xiaohongshu.com/explore/65cc361b00000000070242b9

  • 永远只对直属老大负责,当出现另外一个老大对你发出指令的时候,立即向直属老大如实汇报。

  • 如果老大私下夸奖你,表示感谢就行,别想太多。如果老大在公众场合夸你,私下里却把你骂得狗血淋头,千万别生气,这是真的关心你。如果老大平时老是表扬你,晋升的时候把你晾在一边,就认真反思一下,你有多久没有跟老大单独谈过话了?

  • 向老大请示工作时,给他做选择题、判断题,别让他写论述题、问答题。你的作用是参谋,你的职责是建议,遇到问题就推给老大,会让他觉得你不负责、不靠谱。

  • 学会按照老大的节奏来工作,不能只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办事,有意见分歧不要正面顶嘴,你有很多种抗争的途径,正面冲突就是zui愚蠢的选择。

  •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要越级汇报,只有当直属老大确实太过分的时候,可以用谈心的形式委婉地向大boss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啊,要把大boss当成长辈,诚恳的说出晚辈在工作当中遇到的迷茫和困惑。

  • 要把老大当成教练,好的教练能带你拿金牌,差的教练也能带你上赛场,不要因为教练的好坏而影响你的工作节奏,要弄明白,一件事情它有很多种选择,而你却没有选择。

  • 资源是给你铺路的,不是给你闯祸的时候给你收拾烂摊子的。人脉是锦上添花的,不是在你低谷的时候给你雪中送炭的。

  • 你可以比老大出色,但是不要抢他的风头,要学会摆正位置,老大可以不讲理,但是你不能耍脾气,要懂得放平心态。


https://www.xiaohongshu.com/explore/64eb20a9000000001700fda8

  • 不会立人设 职场中立对人设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要让你的领导和同事知道你是一个很靠谱+不好惹+情绪稳定+对事不对人+工作能力强的人

立对人设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以及 在你不自知的时候为你争取到更多重要项目

  • 开会/人多时从不发言

“领导会不会觉得我问的这个问题很傻?”、“要不要表达我的想法,会不会显得很幼稚?”

到现在为止,我都害怕人多的会议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担心会说错话

后来我的领导告诉我:锻炼自己的钝感力,提升自己的试错空间;君子可内敛不可懦弱,面不公可起而论之

  • 害怕拒绝,没有主见

作为职场新人,别名“勤勤恳恳老黄牛”、“团建跑腿天选之子”,总是在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和琐碎的任务时不懂得如何拒绝,只会默默接受疯狂加班

千万要学会say no❌ ,领导并不会因为合理的拒绝对你有任何其他看法,不要内耗!不要硬抗!

  • 怕做决定,怕担责

不论大小事都害怕做决定,经常依赖询问别人的意见,试图让他人/领导帮自己做决定

如果你遇到nice的领导可能会告诉你如何做正确的决策,但反之只能靠自己了

不要怕, 新人做错决策是很正常的事情,勇敢一点,不推卸责任,学会总结复盘

  • 把同事当好朋友

为了和同事拉近距离,经常会把工作糟心的事、家里的事作为聊天的话题和同事说,以至于给了同事背后议论你和捅刀子的机会

要和同事有边界感,也千万不要随意和同事在背后议论他人,保持表面友好即可

“学会闭嘴” 真是职场乃至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节课

  • 不敢靠近领导

很多人都不愿意和领导过多接触和沟通,觉得不自在和拘谨

但往往他们都忽略了,能决定你职场前途的人是你的领导,向上管理是职场晋升的必备课

要勤和领导沟通,项目进度及时汇报,一定要让你的领导知道你在干什么

东亚人为什么活得累?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214063/answer/3099363055;

因为在儒家文化中,人不是为自己而活的。大概是10年前,一位高人无意间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这句话之后彻底的改变了我为人处事的方式。他说其实大多数人痛苦的根源都在于一直在被社会的标准所绑架,就这么一句很普通的话,很多人可能不能理解。

不信的话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说你这辈子不谈恋爱不结婚不买房不生孩子不内卷,那么你真正会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在中国,真正阻止你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没钱,真正困难的是害怕周围人对你的评价,就像学生担心考试考不好,考不好就考不好,考不好大不了下次再考。

事实上,她害怕的并不是考不好,她怕的是老师家长的失望和批评。很多人都害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因为他想做的事很可能会让其他人不满意。

你可能不想结婚生孩子,但是其他人会说不孝要有三无后为大。你可能想去诗和远方,但是其他人会说你的父母尚在苟且,你有什么资格去适合远方。你可能想换工作,想换伴侣,想干这干的,但是你不敢。这些事本身并不可怕,你害怕的是被其他人认为是不负责任的,是不孝顺的。你害怕的事多了,自然就活得累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儒家文化。在儒家文化中,人不是为自己而活的,而是为父母为家人为社会而活的,甚至可以说,人是为自己的社会评价而活的。所以,身处儒家文化圈中的东亚中日韩人,家庭关要复杂和辛苦一些,而西方就不会这样,他们认为自己感觉舒适才是最重要的,而外界怎么看你,其实并不重要。

其实大部分人只要能不在意社会的评价,哪怕一个月挣个几千块钱,日子都能过得很舒服。大多数人痛苦的根源都在于一直在被社会的标准错绑架。社会要求男人必须要买房买车。社会要求女人要瘦要好看,要在30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一旦接受了这些社会默认的标准又达不到之后,你会很容易变得痛苦。

你想一想,是谁在你的脑子里给你植入了这些错误的观念?难道不是自古以来儒家思想吗?不能为自己而活,这是儒家思想的弊端。现在社会越来越原子化,社会评价是逐渐淡化的,压力主要还是来自父母,父母他们那辈人是熟人社会,他们很在意社会评价就拿不结婚生子来说,别人的评价其实没啥杀伤力,完全无所屌谓,但父母的一句:为了你的事,我愁的整夜整夜睡不着就能让你妥协。

可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应当是为了当牛做马还30年房贷,繁衍后代。当你把买房结婚生子这些任务放下时,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很简单原来睡到大中午也没事原来懒惰不想上班也没事原来不对讨厌的人笑也没事原来躺平也没事原来除了父母只爱自己也没事原来……我们的生命完完全全是属于自己的。可是当你把有车有房当做生命目标去追求,便是自我奴役。

《明朝那些事儿》中有一句话我之所以写徐霞客,是想告诉你: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相比,其实都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也正是这句话,把明朝这本书提高了整整不止一个档次。

整个明朝,无论朱元璋,朱棣,朱由检,还是张居正,王阳明等等,这些人都是被时代裹挟着往前走,他们或许在政治上,或许在思想上,占据顶峰,俾倪一切,可是他们在漫漫人生中,真的快乐吗? 至少,徐霞客是真正快乐的。所以现在,虽然我的生命在历程中时日消逝,却从未有像现在般充满力量,如同一台沉寂许久的钢铁巨兽,等待着重新运作起来的那刻,齿轮已在转动,一切尽在时间中。

我不敢说我这辈子能够成就什么样的伟业,我的性格决定了我这辈子所能达到的高度,但是,我的生活我想要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过,这便足够了。2023,我不祝大家财源滚滚,我祝大家可以活在当下,完全做到为自己而活。

你听过的封建残余最重的一句话是什么?

1.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翻译过来就是现在你压迫我,等我发达了我也要压迫你。

2.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结合这句话的时代,翻译过来就是,干其他的都没用,只有读书才能升官发财(然后压迫别人)。

3.老祖宗的话没错。长辈特别喜欢对晚辈这样说,因为长辈比晚辈更接近老祖宗。老祖宗是对的,那么四舍五入自己也是对的。不过既然老祖宗那么厉害,怎么5000年来也就是近这30年吃得饱饭?

4.我都是为你好。翻译过来就是我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不保证结果也是好的。

5.父母乎,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翻译过来就是我是你爹,无论如何你都得听我的。不然就是不孝。

6.青天大老爷。幻想封建社会能天降伟人拯救自己,从来没想过要靠自己。

7.棍棒底下出孝子。中国家长喜欢把孩子当成家用电器,不好用了就上去拍一拍,说不定就能用了。

8.“我们老x家多么多么苦(省略一千字),所以你要努力学习,赚大钱,光宗耀祖,否则没脸见列祖列宗。”翻译过来就是咱老x家是废物世家,但我是你爹所以你得去奋斗,你成功了就是我的功劳,失败了就是不孝。